“儒莲奖”得主拉斐尔·佩初兹一位研究中国画家的西方人

拉斐尔·佩初兹逝于1917 年,欧洲就此在远东艺术的研究领域失去了一位极有能力和极具献身精神的研究者和阐释者。他去世时只有45 岁,正处于全盛时期,精力充沛,进取心强烈,前途无量。虽说他没有死在战场上,但他也算得上是战争的牺牲者。因为加入了比利时国籍,他在德帕内为比利时军队做救护工作, 繁重的工作耗尽了他的心力。 佩初兹在布鲁塞尔有一幢房子,里面摆满了他有关中国和日本的艺术收藏。他在荷兰边境的海滨附近还有一座不大的农舍。佩初兹是尊贵且古老的锡耶纳佩初兹家族的后代,不过他母亲是法国人,他早年的很多时间是在巴黎度过的。后来他移居布鲁塞尔,娶了画家费尔韦的女儿,在俄罗斯也住过一段时间。在布鲁塞尔期间,他加入了索尔维学会 。

拉斐尔·佩初兹是一位科学家,从事社会学和生物学研究,并写有论著。他讲授艺术方面的课程,所具备的世界艺术方面的学识, 在欧洲很少有人能比得上。 他写了一部富有哲理的小说《爱情之门与死亡之门》(La Porte de lAmour et de La Mort ),连印了好几版。他还出版了一本研究米开朗琪罗诗歌 1 的书。同时他又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工程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正在从意大利返家的途中,我想他曾受雇于某项大工程,只是搭上了离开巴塞尔的最后一班火车才逃出瑞士进入法国。他在英格兰待了一段时间,照看一批比利时难民,其中包括一些非常著名的艺术家。1914 年年末,他受英国外交部印度司雇用,在伦敦对奥里尔·斯坦因爵士从敦煌运回的包括藏式绘画在内的大量中国绘画的收藏做了很有价值的工作。随后他在德帕内为比利时陆军医院工作(他年轻时曾受过医疗培训),曾去普罗旺斯休养了一段时间,后来在巴黎患病,接受了一次手术后去世。

拉斐尔·佩初兹活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具有无限好奇心和多种才能的人物转世。在去世前的数年中,他集中主要精力专注于东方艺术、汉语和佛教图像的研究。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著作是《远东艺术中的自然哲学》。这部著作由巴黎劳伦斯出版社制作成豪华对开本出版,书中插图由科卡公司制作,书中文字显示的洞察力令人着迷。佩初兹的中国学识赋予他阐释中国艺术的权威性,这个主题的作家难得像他那样具有那么强的对一般艺术的理解力,尽管作为鉴赏家,有时他显得过于自信。他翻译的一篇经典的中国艺术评论, 最初发表在一份学术刊物上,后来以书的形式面世。佩初兹曾和他的朋友沙畹教授一起编辑了可谓洋洋大观的《亚洲艺术》丛书的第一卷。沙畹教授不久前同样在其个人的巅峰时期去世,我们感到非常痛惜。《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画家》一书面向普通读者和艺术爱好者,书中展现了佩初兹卓越的才华,即对宽广主题的浓缩能力和令人愉快的处理手法。

作为一个举止迷人的人,作为一个慷慨和忠诚的朋友,佩初兹轻松自如地展现出其多方面的学识。他活力四射,在彰显其人格魅力的同时,又是那么纯真和热情,对生活中的小事和重大问题都同样关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